玩得多大就伤得多深,韩资零售在华大溃败,乐天只能撑到月底......

来源:胡润百富, 快刀三侠,凤凰财经,中国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15

半年前,一阵爱国浪潮刮过,刮倒了半个乐天集团。如今半年过去了,那个支持萨德的“乐天”怎么样了?



乐天的溃败


今年三月,“萨德”争端发生之时,网络上曾盛传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放言:

 

“不用担心,他们非常市侩,无骨气无血性,我们降价他们就买。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最多抵制一段时间,像刮阵风。”

 

虽然事后乐天集团急着撇清关系,申明乐天集团会长的言论为假新闻。

 

但韩国媒体对此不以为然。  

 

3月6日韩国《亚细亚经济》的报道中一位投资分析师认为,“如果乐天因不堪中国当局的进一步报复而选择从中国市场撤出,不啻为一个转危为安的契机。”

 

但是事情发展到今天,韩国方面之前的估计是过于乐观了。


7月末,韩国总统文在寅宣布追加部署四架“萨德”发射车,让中韩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a1501822518605.jpg

政治上双方“针锋相对”,在经济方面,被“两头挤压”的在华韩国企业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受害者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华“步履蹒跚”的乐天。其次,韩国的汽车、电子和旅游等支柱产业也纷纷遭殃。

 

韩媒称,作为“萨德”问题的最大受害企业之一,乐天集团日前决定对中国事业进行结构调整,将缩减乐天玛特在华门店并进行裁员。

 

报道称,这是乐天集团自向“萨德”提供部署用地而遭到中方反制措施后,首次公开表示将对中国事业进行结构调整,但是否认乐天将撤离中国市场。

 

目前,乐天玛特在华112家门店中,有74家被勒令停业,13家由于当地民众的抵制而处于休业状态。但是按照中国劳动法的规定,每月仍需向员工支付70%的工资。

 

“只出不进”让乐天玛特每月营业损失额高达1000亿韩元(约合5.9亿元人民币),仅今年上半年营业赤字规模累计已突破830亿韩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

 

今年3月,乐天集团通过增资和贷款方式为乐天玛特中国门店紧急“输血”3600亿韩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但仍无法承受巨额营业损失。乐天玛特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顶多只能撑到这个月底,希望集团尽快制定今后的对策。”

 

另一方面,3月以后,由于访韩中国游客大幅减少,对免税店业务也造成了致命打击。


今年第二季度新罗免税店营业利润缩水近一半,乐天免税店的中国顾客消费额锐减35%,到目前共损失4000亿韩元。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报道称,如果加上访韩中国游客骤减造成的免税店和酒店销售额损失,“萨德”争端带来的乐天集团整体损失规模将超过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9.5亿元)。

 timg (1).jpg


韩资零售“水土不服”,并非全是“萨德”的错


无独有偶,经历了长达24年的持续拓后,韩国新世界集团旗下大型折扣超市emart(易买得)也于今年5月宣布开始精简业务,并将于今年年底全面退出中国。


这个在韩国本土收购过沃尔玛、挤走过家乐福,一度占据逾30%市场份额的韩国最大超市品牌, 在进驻中国20年后,最终黯然离场。


timg (2).jpg对于乐天玛特来说,确实是因“萨德”事件而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纵观易买得等韩系超市在中国的溃败,并非是因为某一事件而被压倒的。


首先,早在2011年底,乐天玛特就被爆出在华业绩不佳,连续3年亏损的消息。


而易买得更是频频被自己“到2014年在华门店要达到100家,进入中国超市排名前五强”的豪言打脸。在进入中国市场6年后,才开出了第二家门店。分店最多时,也只达到了26家,而后因为效益不佳、经营日渐困难,2011年开始逐渐减少了分店数量,目前仅存6家门店。


追根溯源,韩资零售在中国发展缓慢、不断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其本土化能力不足、门店位置不佳、价格优势低等等。


零售业管理专家胡春才认为,韩系零售死守其在韩国的那一套,进行超市百货化,只图卖场漂亮,结果成本很高,商品很贵,却没有顾客。“说到底,还是本土化没有做好。”


最重要的还是缺乏竞争力。


如今中国的市场已经不是那个单纯靠跟随战略、靠规模化优势就能实现资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目标的时代了。


税赋、融资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能耗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层层叠加,单店业绩却在周围蜂拥而至的新店环绕下渐渐缩水。


不扩张终有一日敌人兵临城下,扩张则资金链命悬一线;单一业态逃不出利润下降的噩梦,多业态则缺人缺枪缺经验;众多零售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合作方式。


永辉超市已联手京东,以生鲜为切入点,做全品类的零售商,弥补永辉在线上流量的缺乏;麦德龙“放下身段”,顺应消费者需求,在现购自运商场增加送货上门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系零售却是依然固步自封。在人才管理,应对市场方面水土不服,过于滞后。


在采购方面又缺乏优势,没有议价权,直接导致的商品价格的高昂。集权又导致本土化不足单店反应迟钝,自有物业和兴建配送中心拖累现金流,轻资产则难以构建稳定迅捷的供应链。


总之,在“萨德”争端发生以前,韩系零售早已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可是显然韩国人还没有意识到。


他们或许依然以为韩资零售在中国市场的溃败是因为中国的“报复”所致。


编后语


从易买得的退出,到乐天集团的衰败,韩资零售业在中国遭遇的种种打击虽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企业文化和行为如果突破了顾客的底线,走错了一步或许就会落入无可挽救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