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艺术荟 | 一个隐于“形”的视觉话题

来源:胡润百富
作者:Chris Fei
发布时间:2018-08-03

大美隐于“形”是哲学的表达,不着痕迹却已完美表述,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锲入与叠置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也是艺术家王利丰的主要视觉线索,关于视觉呈现中的“隐”与“形”,这似乎很重要,“隐”与“形”在理解其作品过程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DSC03057.jpg


王利丰


1962年生于内蒙古,1979年开始木雕和油画创作,1986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人艺舞美班,1983~1993就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美处,现为职业画家。


展览

2012年 《回望·王利丰历史系列作品珍藏展》 北京798 悦·美术馆

2013年 《丰言丰语》王利丰纸本作品展 北京颐和悦馆

2013年 中国装置艺术展 北京当代美术馆

2014年 纸,在试验艺术展 天津美术个馆

2015年 《在或不在》 北京万国美术馆

2016年 《籍系列——纸本人物》作品展 北京万荷美术馆


在时空中锲入意像


2012年十月,在成都一个学术讨论会上,我认识了王利丰,在手机上看了一些作品图像,觉得他和我的艺术观念非常接近,便想进一步地了解。一周后,专程去了一趟北京,当我走进艺术家的工作室,站在作品前,那些取名为“藉”、“词牌”、“大宋”的视觉让我由衷地喜欢,似乎找到了我们彼此相通的那个点。


王利丰1983年考入中央戏曲学院,1986年毕业后入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业从事舞美设计。北京人艺,这是一个迄今为止都响当当的艺术团体,可惜王利丰志不在此。很快,他便辞职,专心做他喜爱的艺术,成为中国较早的独立艺术家。


大宋 016 137x154cm.jpg

《大宋》


王克平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活:“我在我的雕刻中寻找中国古代艺术的源头,我走得越远就越接近现代艺术观念”。有意思的是,王利丰的作品正好为这句话作了完美的诠释。在“大宋”、“词牌”与“大明”的视觉呈现中,我们能够闻到那些时空深处的文化韵味,体会到岁月尽头的视觉美感。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多层描绘的色彩所形成的凝重氛围,这些凝重似乎呈现的是与时空相关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感原本无法叙述,因为材料的锲入与叠置,便有了化学方程式般的变化,让我们找到并能阅读出艺术家的历史感。在某些局部,王利丰习惯于营造英国透纳式的扑朔迷离的空间意象,这类空间意象的表达,虽然明确但又经常被打破,艺术家采用物质化的材料打破我们对空间的幻象,在这里,王利丰以思绪锲入时空的场域,用心灵叠置作品的观念,再以交响性的色彩组织为画面带来了诗意的抒情,美而兼具视觉张力,这一点似乎不简单。


籍-15 .jpg

《籍-15》


于观念内叠置场域


王利丰的作品往往借助于文字与织物,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图画的喻体,他曾经把墨当作一种风骨来雕琢。令他销魂的还有中国传统的纸质典籍里具有形式美感的版框,黑色的版框,厚实的版框,像神话里撞不断的柱子,如来的手掌,泰八郎的眼镜,凭空就开辟一片天地。这是多么不可言喻的伟力,像一株不可言喻的花树,沐浴着简册,帛书的遗风,只用疏影就拍遍玉砌雕栏。


籍-14.jpg

《籍-14》


“籍”是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主题。“籍”——典藉,在王利丰创造的“籍”里,他无名、无姓、居无定所。在他创造的“籍”里,他没有凭依,亦无去处。“籍”血脉里的隐秘中国,不是经纬线上的坐标,是一种历史的指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不仅仅雕版、篆刻,为了一个能够呈现他心中完美的题款,他撸起袖子自己去操练书法,为了寻找到墨的香氛、肌理,他苦苦琢磨、钻研公丁香与母丁香不同的作用。


籍-6.jpg

《籍-6》


在作品中,宋版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文武线框以及置于书籍下方的线始终占据着主要视觉,天头一如既往地留白,空白处或黑或白的印章像极了那些三稀堂藏本的印玺,整个“籍”,充斥着晚明的颓废与极奢,偶尔会让人错觉为明清小说刻本的情景再现,其中的精致细腻以及偶尔的金色,会让观者惊呼大妙。在作品中,它们可以是江南邂逅烟雨的桥,可以是北国的千山万山,可以是花圃里的梅兰竹菊,因为时空岁月,它们的呈现往往极颓极奢。


籍-01.jpg

《籍-1》